病辨是“菲”‧心理压力
发布时间:2020-07-25作者: 阅读:(220)

文:魏莅菲
心理压力(psychological stress)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例如面对工作挑战和考试的煎熬。
当我们遇上新环境的挑战或自身感到威胁时,暂时无法适应,我们感受到压力。绷紧、压抑等不舒服的感觉,甚至生理上产生的战斗或逃跑反应(fight-or-flight response),这些反应都是我们遇上压力所表现出来的。
心理压力有分成良性压力(eustress)和非良性压力(distress)。
良性压力是面对压力源(stressor)时相对正面的反应,伴随着好的期盼、意义和生活动力。正确地面对和调解良性压力有益于我们的心智成长。例如,上班族在限期前赶工,由于时间紧迫,找到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,工作能力和效益随之倍增。田径选手之间为夺冠竞争,使得个人发挥突飞猛进。
当我们在面对压力源时,情绪受严重影响而失衡,甚至出现一些暴力行径或焦虑、抑郁情绪,这时压力源造成的是非良性压力。
长期受非良性压力影响,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,容易生病,身体机能也会受影响,引起高血压、偏头痛、肠胃不适等。
过度受压的症状千奇百怪,失眠、腰酸背痛、胃口转变、无法集中精神、情绪过度亢奋或低落等。
压力和我们是共存,如果不妥当处理,就会变本加厉。面对压力,我们也不能完全消除它。我们可以做的是了解压力的源头,进而把它转化为动力,或将非良性压力的影响减低。
抗压须增心理素质
压力一般源自以下:
1. 当我们在工作或感情上,面对超出我们可以应付的挑战或威胁。
2. 当出乎意料的大事件发生,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轨迹,如丧偶、失业等。
3. 心理因素影响压力的形成。当我们自己心里判断某件事对自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,我们所感受到的压力也会变大。
了解这一点很重要,改善压力的最佳良方是改善我们的心理因素,因为心理因素是我们可以直接主导。压力似乎从四面八方侵入,但其实源于你的心。
如果事事在意别人的眼光,太在乎得到别人的肯定,这样无疑给自己添加不必要的压力。有些人任何事情都要求十全十美,轻重缓急不分,最后搞到自己喘不过气。给自己设定过高或不理智的要求和期盼,过于执着地追求,最后使得自己的身心受伤害。
对付非良性压力的第一步便是意识到它的源头和伤害,意识到问题后,接下来的难题会迎刃而解。
魏莅菲——毕业于俄罗斯国家研究医学大学,曾任吉隆坡中央医院和增江政府诊疗所医生,现服务于新山苏丹依斯迈医院麻醉部。上一篇:病辨是“菲”‧何必庸人自扰 下一篇:病辨是“菲”‧接种疫苗
相关阅读
热门文章
- NBA综述:马刺篮网魔术三队下克上 勇士轻取快艇 (138)
- NBA缍揿吀楝ユ瘑锛氱埖澹垏榀婇瓪鎶辨憯銆€濂ф湰灞卞浜 (568)
- NBA罚款总金额排行:狂人损失生涯总薪水十分之一,榜首让人意 (579)
- NBA罢赛史:Pippen不满禅师战术拒上场,菜鸟大狗索要夸 (623)
- NBA美国男篮一统天下,不需要「阴谋论」 (509)
- NBA美妻大PK:名媛Kardashian夺魁;Vaness (54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