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勇敢豁出去」的代价
发布时间:2020-06-11作者: 阅读:(553)
图片来源:pixabay,CC0 Licensed
经济学基本理论告诉我们,想要获得珍贵稀有的东西,需要以同样珍贵稀有的东西去交换。根据这个理论,如果你想要获得美好的工作,就要用珍贵稀有的个人技能去交换。我称那些技能为职涯资本。
技能思维就是持续专注于个人产出,这也是我主张技能思维更胜于热情思维的原因;我的主张非常务实:你需要先精进自己,才能在职涯中获得美好的东西,而技能思维一心想达成的就是这个目标。
2009年夏季,《纽约时报》报导1则真实故事。主角丽莎.菲尔38岁时辞掉广告行销的工作,她厌倦了上班生活的种种约束。她说:「我看着我先生创业,觉得我也可以做到。」
菲尔报名200小时的瑜伽师资班,还抵押房子去申请贷款以支付学费。拿到师资证照后,她开了儿童瑜伽班,专门教幼童和孕妇瑜伽。她告诉记者:「我热爱现在做的事情。」
热情思维支持了菲尔的决定。对那些沉迷于志业迷思的人来说,没有什幺比跨出舒适圈去追随热情更勇敢的事了。
愈来愈多的作家和网路名嘴鼓吹这样的概念:你之所以无法追寻热爱的工作,是因为缺乏勇气;你需要勇气,才能追寻梦想。这种概念放在热情思维中看起来很合理:如果有某个完美工作正等着你去追寻,不追随热情就是虚掷人生。从这个观点来看,菲尔的行动很勇敢,而且早该实践了。
热情思维的缺点,在于它完全不考虑个人的实力。对菲尔那种主张热情的人来说,自己创业便能同时获得自主性、发挥创意和影响力,真正阻挡自己的是跨出去的勇气。职涯资本理论不认同这种说法,它主张光凭勇气并无法开创美好的事业,还需要珍贵的卓越技能。
菲尔放弃广告生涯去开瑜伽班时,不仅放弃了多年来在行销界累积的职涯资本,还贸然转行到她几乎毫无资本的不相关领域。以瑜伽的热门度来说,完成1个月的师资训练只让菲尔的技能处于业界底层,想要顺利发展不是那幺容易。不幸的是,后来的结果正是如此。
2008年经济衰退后,菲尔的事业陷入困境。她授课的健身房关门大吉,她在公立高中开的课也遭到取消。而且,在经济不景气下,私人家教的需求也缩减了。
《纽约时报》那篇报导最后提到,菲尔传了一则手机简讯给记者:「我正在排队领食物救济券。」
【书籍资讯】
《深度职场力》
上一篇:「勇敢活出自己的美丽!」 下一篇:「勒是雾都」中国风说唱我只服「他」!带你回顾 GAI爷 十大
相关阅读
热门文章
- 「渐层鱼尾刷具」美妆控必收!韩国BUTTER推出「美人鱼」系列新品 (702)
- 「渐渐的,学会报喜不报忧」那些我们转大人的瞬间 (239)
- 「渔村创生工作坊与渔村特色文创商品研发行销推广计画」课程招生 (469)
- 「渔村海洋导览解说培训课程」招生中 (410)
- 「渔村特色游程规划课程」招生中 (594)
- 「渡边直美」日牌又来快闪、Grace gift小熊维尼雪靴…本週新品购 (753)